擺脫想太多

擺脫想太多可能很難,它關係到要將妳自己從自我挫敗的想法中掙脫出來,這一章裡我會提供幾個擺脫想太多的建議方法。有些方法會讓妳產生共鳴,有些則不會。

試著將這些方法改造成適合妳能使用的方法。如果妳發現自己暗忖:「我沒有動力做任何事。」或是「做這些事也幫不了我。」妳就該意識到是妳的想太多行為和妳的心情讓妳感覺到如此。許多針對極度痛苦的人們所做的研究發現,破壞想太多以及順從它的循環週期,是獲得解脫與痊癒最關鍵的第一步。倘若妳嘗試這其中的某些技巧,我保證妳的身心會有得到解脫的感受。

稍作休息

擺脫想太多的一項最簡單卻最重要的策略是,將注意力轉移到愉快的事物上,讓腦袋得到休息。我的研究發現,讓想太多的人將注意力轉移到正面的事情上,只要八分鐘的時間,就能夠在「提振心情」、「掙脫反覆思考的循環」上獲得顯著的成效。

更重要的是,我們甚至發現讓想太多的人把注意力轉移到愉快的事物上,就能改善他們的想法,讓他們的思考能夠比較正面和平衡。而且這樣做能改進其解決問題的技巧,使想太多的人比較容易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擁有較多的精力去執行這些方法。

因此,將心情轉移就能夠讓人從想太多和負面的情緒中得到短暫的解脫,而且這種注意力的轉移還能增強戰勝想太多的能力,並且為日後長期的解脫做好準備。

珍妮絲遇上的情況

珍妮絲是個迷人的非裔美籍三十九歲家庭主婦,她習慣在每天早晨孩子們上學後坐在餐桌旁,喝著咖啡,病態地回想最近發生的所有事情。想了半個小時後,她便感到手足無措,挫敗不已,無法清楚思考生命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兒子數學成績很糟、老母親無法自己照顧自己……等等這些問題要如何解決。最後她終於藉由做家事或烹調精緻菜餚成功擺脫想太多的困擾,讓她能有效地處理生活中面臨的壓力:

我的大腦擁有如此充沛的能量,倘若我能全心將它運用在某項事物上,譬如說製作麵包或酥餅,倘若我能身體力行,就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思考自己的問題了。

每個人都能找到讓注意力從想太多轉移的方法或工具。我的調查研究發現,最棒的轉移注意力方法就是運動。無論慢跑、划船、網球、壁球、或是其他的運動,任何運動都能為腦部帶來一種生化作用的激勵功效,能讓人的注意力健康地從想太多獲得轉移。

妳要確保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運動,需要全神貫注的運動,例如挑戰性十足的迴力球賽或需要困難技術的登山,這些會比只需要一點專注力的機械式運動,更能將注意力從想太多上面轉移。倘若妳長期從事單人運動,例如跑步或游泳,妳可能需要經常改變妳的既定習慣,保持妳的腦袋和身體靈活運動。

像是吹玻璃、園藝、模型建造、或是畫畫等等,都是分散注意力的好方法。秘訣是讓自己專心投入活動,嘗試一些妳需要學習新技術的事物,支撐並預防妳再次掉入想太多的陷阱。

有些人會埋首書本或是藉由看電影避免自己想太多。有些人則發現工作不但是轉移注意力的良方也是自尊的來源。和孩子一起玩可以讓妳的心思從反覆思索中轉移,停留在生命中重要的事物上。如果妳沒有小孩,就和妳的寵物玩──和妳的狗一起奔跑,幫妳的貓買新玩具。

幫助他人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良方,也是展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方法。妳可以自願前往收容無家可歸的遊民避難所為他們搯湯;協助環境保護團體清掃公園;為無法踏出家門的年邁老人送餐。當妳花時間和這些比較不幸的人們相處或是透過社區活動運用妳的價值,妳所關心的事便會化為不同的觀點被看見。

注意力轉移,是藉由中斷大腦中負面環節間的連結,讓妳擺脫想太多的困擾,這種情況很像是妳切斷了與鄰居聯繫的電話線。倘若這些負面環節無法連結,也就無法互相提供資源,進而擴大妳的負面情緒,給妳更多的理由去想太多。

不斷藉由分散注意力來避免自己有機會思考煩惱的事情,顯然並不健康。從佛洛伊德的年代開始,眾多心理學研究的對象,都著重在長期以來否認或是逃避自我負面情感的族群,顯然這種行為並不正確。但是我關心的是和這個族群相反的另一個族群,他們花掉漫長的時間苦思自己的負面情感和煩惱,因而掉入無法控制的憂鬱、焦慮與氣憤的情緒中。對那些人來說,偶爾轉移注意力是中斷心情繼續往下沉的有效工具,使他們能走向更有效處理自身問題的方向。

但某些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是不健康的。

有些人,特別是女性,發現自己嘗試藉由大吃大喝來轉移注意力。起初大吃大喝讓她們心情愉悅,但是不久之後她們便開始感到糟糕透頂。在身體面,可能會覺得全身腫漲不舒服。在情感面,可能會氣自己鬱鬱寡歡,情緒失控。到了最後,大吃大喝只會讓人有更多的理由去想太多。

有些女性會藉酒消愁,短期間有效,但長遠來看絕對會造成反效果。酒精在中央神經系統扮演鎮定劑的角色,它會讓妳的心情低落,接著引發出更負面的想法。酒精會讓妳更加關心自己的事,當然就無法打消想太多的念頭。而且,與經常喝酒有關的問題更讓妳牽腸掛肚。如同我在第一章中提到的,想太多的人比較容易有酗酒的傾向,以及與酗酒有關的社會問題(例如丟掉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紜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