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超過四○%的孩子,無論目前年齡多大,都深為「母子關係」影響,甚至能延續到孩子長大,影響到孩子的夫妻關係、職場生涯,以及他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國外有心理學者將母親分為四種類型,每種母親的教養態度對孩子都有深遠的影響─

‧權力型母親:


喜歡決定所有的事,一切事情都要根據她的看法來做。這類型母親的典型特徵是,她們並不只在重大決定上--例如選擇職業時--才對孩子展現權力,事實上她干預的事情大多是既平常又微不足道的小事,比方說,穿著打扮、髮型或嗜好等。權力型母親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吝於讚美和鼓勵。這些行為所造成的後遺症首先是:孩子將不信任自己的能力。

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享受成功的滋味,乃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但權力型母親的小孩哪有機會享受成功的經驗?這些小孩根本沒機會自己作主,更遑論要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即便偶而有機會自己做主完成某件事,經常還是會受到母親的否定。在權力型母親陰影下成長的小孩,若想建立自信,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在成長的過程中,縱使他偶而作成功了某些事,其反應通常也是驚訝多於認同自己的能力。


‧犧牲型母親:


犧牲型母親特別會演戲,她很懂得怎麼藉由這些即興表演來達成她想要達成的目的。最常用到的伎倆就是病痛或某些痼疾。這些病痛很可能是真的,母親只不過是利用它們,藉此要挾孩子做某些事。但也有可能是,母親為了要達到效果,所以故意誇大或膨脹她的症狀或病情。


除此之外,這類型母親還有一項法寶。那就是:為孩子犧牲奉獻。『我活著全都是為了你!』


犧牲型母親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罪惡感,並且讓孩子自覺:我一定能(一定必須)做點什麼,這樣才能讓母親好過一點--或者說,讓自己的罪惡感減輕一點。正是這種「複雜的情緒」促使孩子做出,他自己其實並不喜歡,卻完全符合母親期望的行為。孩子陷入了兩難,因為不管哪種選擇都會令人很不舒服:要嘛就是得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然的話就是得承受令人窒息的罪惡感。


‧自戀型母親:


自戀型母親同樣也很喜歡展現權力,這類型的母親似乎已經在心裡為子女設定好了一種既定的形象,一種她對子女的想像,她所有的行為都是瞄準了這個形像,她要讓這些想像真正落實--不管它是不是真的符合孩子的本質和天性。


權力型母親所造成的結果經常是孩子無法建立自信,缺乏自我信任感。自戀型母親所帶來的後遺症則是除了上述的問題之外,還會產生一種自我疏離感。


‧冷漠型母親:


 這類型母親在其他方面經常表現得非常優秀:讓孩子吃得很健康,生病時也都給予周全的照顧,讓孩子穿得很得體,讓孩子受很好的教育。也因此,在外人眼裡這種母親經常堪稱「模範母親」。


但冷漠型母親:當孩子犯錯時得不到她的鼓勵,更糟糕的是:縱使孩子做對了,她也無動於衷,基本上她是--永遠無動於衷的。這種母親的小孩,不管再怎麼努力,感覺好像都得不到母親的愛。也使得孩子不懂得愛人。


(本文摘自
《以母愛為名》‧天下雜誌出版)
如果您符合以下狀況,非常歡迎您閱讀這本書:
─你希望透過這本書釐清你與母親的關係,更清楚認識真正的自己;
─為了幫助自己從不愉快的伴侶關係和親子關係中解脫出來,你想要釐清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你渴望自己能放下攻擊性,不要再被沉重的無力感所困擾,不要再充滿罪惡感了;
─你真的好想多了解母親一點;
─你由衷的盼望自己能多愛自己一點,能敞開心胸接納自己。


本書作者心理學家路易斯˙舒承霍弗以實際的案例為研究基礎,對五十位受訪者進行深入的訪談,年齡層從十八歲到八十四歲分布極廣,這些為人子女者都深受「母子或母女關係」所苦。

本書作者經研究將母親分為四大類型:權力型母親、犧牲型母親、自戀型母親,及冷漠型母親。但你與母親的關係有可能是混合類型:

‧權力型母親:「你選的衣服真難看。聽我的才對。」
→造就缺乏主見的孩子
‧犧牲型母親:「你爸爸離開我們,你要幫忙撐起這個家。」
→造成失去童年的孩子
‧自戀型母親:「你要得到冠軍,人家才知道我教育成功。」
→培養只為面子而活的孩子
‧冷漠型母親:「總是無動於衷。」
→教出不懂愛人的孩子


《以母愛為名》這本書絕對沒有要指責天下任何一位母親的意思,完全沒有。本書的目的只在於:幫助你重新審視母子╱母女關係的相處問題,並以實際解決方法幫助你,帶領你開啟自我探索的旅程,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命。

專業推薦
「《以母愛為名》是一本有力量的書,讓你發現綑綁受苦的根源,寬恕父母,疼惜自己,使生命蒙受更多喜悅和自由。」
----吳銀玉,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召集人

「從母子經驗中重新探索自己,重新成長,才能給到我們孩子真正的愛。」

----盧蘇偉,家庭親職專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紜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