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習如

潘朵拉的盒子就要打開了?馬政府在對岸的樂意合作之下,大幅開放中資、陸客來台,在投資人、商家百姓的期盼中,中資會否就像希臘諸神送給人類的第一個美女潘朵拉,能為台灣帶來激情、繁榮,卻也開啟了神祕之盒而引出瘟疫、災難?

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前夕的台灣。

中資成分股、中資概念股占台股總市值三成以上。年初以來,股市耳語著「北京下令中資在台只准作多」,多頭行情一路向兩萬點挺進。

阿里山滿是陸客不稀奇,西門町的創意小舖、各大夜市、特色民宿隨處可聞「自由行」結伴陸客的南腔北調。

零售業市況蓬勃,但商家店員比幾年前出現更多大陸口音,合法、非法打工已分不清。

低於五%的失業率已成歷史名詞。每年有三成以上大學畢業生登陸謀職。科學園區、金融市場出現大量大陸人才。

反對黨號召的街頭遊行不斷,南部民眾是動員主力,抗議著中國傾銷黑心貨、貧富差距擴大、國共聯手賣台……。親中媒體以「了無新意」為評。

警方破獲打著中資企業旗號吸金的詐騙集團,主嫌與兩岸黑幫關係密切。

更多更多或好或壞的情境,將隨著大量陸資、陸客湧進台灣而不斷上演。現在的台灣,有點像是九七前的香港—當年中共為了降低港人、世人對香港回歸後的疑慮,就像如今想要安撫台人、世人對兩岸和解的政治疑懼,於是先由中資扮演「親善大使」,希望經濟的交流榮景可以帶來社會、政治的平穩過渡。

然而,近年來的許多民調都顯示,台灣人民多數「要開放、也要主權」,對兩岸關係的期待是「經濟給我好處,政治保持距離」;香港財經專欄作家Shirley說她完全能夠了解台灣人的矛盾心態,「你們正在走的路,我們已經走過」。

台灣將會複製哪些香港經歷過的繁榮與亂象、滿足與失望?社會更多元、政治更自主的台灣,會否走出一個不同的結局?

雖然兩岸間的政治問題與香港大不同,兩岸政府目前都避免碰觸會讓台灣人敏感的政治話題,不過至少在馬總統第一任確定走和解路線之下,北京合理的戰略邏輯是把握機會使中資在二○一二年之前為台灣創造「促統行情」,就像當年中資拉抬香港投資市場,直到九七年創下的驚人「回歸行情」一般。

香港恆生指數從八七年全球股災的低點一八九四,到九七年八月的歷史新高一六六七三點,漲了八倍;若從九二年鄧小平南巡確定中國經濟「向錢看」、中資在港「火力全開」來看,到九七年高點則漲了大約二.五倍。如果中資「愛台灣」多一點,加上回流台資、外資、本土資金的共襄盛舉,台股「促統行情」比現在三倍以上漲幅的想像,其實並不誇張。

「回歸行情」副作用:擴大貧富差距

台股唱起「中資狂想曲」,房市也不例外。香港私人住宅和商辦售價指數從九二到九七年漲幅都約兩倍,不過內涵差很大,例如住宅就是坪數愈大漲愈多,豪宅動輒有四、五倍的漲幅,屬於「玩得起」的房市投資客才能作的美夢。而從香港房價統計亦可見,中資效應出現前的各級住宅單價較接近(九一年平均每平方米都是二萬多港幣),到九七年以後單價差距便大幅拉開(從小面積的五、六萬到大面積的十多萬),反映「回歸行情」也帶來貧富差距擴大的副作用。

除了投資市場,口袋飽滿的陸資客似也帶動了香港零售市場,九一到九七年特別是服裝、奢侈品在銷售指數上有最多幅度的成長。值得注意的是九七回歸後,不論零售、房價平均指數,即便在○三年中港簽訂CEPA的加持下,仍與九七年高點有不小差距,看來除了股市外(港股在○七年十月創下歷史天價三一六三八點),「CEPA行情」不若「回歸行情」甜美,而台灣由此或可悟出「最是吃香未嫁時」的啟示。就像日前民進黨「五一七遊行」嗆馬前夕,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便在海南島的兩岸論壇中送給馬政府「對台八大利多」的宣示,看來馬總統一旦在台灣面對更多政治挑戰,中共為「穩定台灣政局」,就會對台灣人更好?!

八○年代中資入港的初階段,除了協助穩定八三年匯率危機、銀行危機(接下幾家香港倒閉銀行)和八七年股災(中國銀行提供資金參與港府救市行動)等外,也歷經一段混亂期,尤其地方政府轄下的中資宛如脫韁野馬,經濟舞弊案層出不窮,香港廉政公署對中資的調查能力也曾受民間質疑。八九年六四事件震驚全球更震撼香港民心後,北京開始整頓在港中資企業,縮減家數,據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統計,到九七回歸前約達一千八百多家。不過另有許多港人所稱的「買殼公司」—港人出面、中資出錢,因此在港中資企業數目遠超過檯面上統計。

台灣人迎財神將面臨競爭

台灣自然也會有「買殼公司」的情況。除了類似當年中國民間、地方資金為躲避北京管制、把握香港賺錢機會而買殼搶進,更有可能是為了規避台灣政府的漸進開放、產業或持股限制等。因此,檯面下中資來台的規模亦不容小覷。相較於九七前幾乎所有中國國務院部委和事業機構,乃至解放軍所轄事業都已有在港投資,北京可掌控的中資企業是否也將全面在台布局、設點,值得觀察。

中資在資本市場推升「台灣價值」之餘,真正的經濟持續發展仍需仰賴台灣產業本身的投入。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日前訪台時即曾提醒台商不要「港商化」,意即大陸台商回流資金別學當年港商回港只是跟著中資炒股、炒樓,而忽略了本地的產業升級;他也說香港金融、地產價格高漲的同時,生產與生活成本也提高,使經濟發展陷入困境。

兩岸展開雙向大交流的另一要項,是大陸人士來台規模亦將在數年內不斷倍增,除了兩岸往返很快就會達到每年四、五百萬人次(因此航空業的潛力充滿想像空間),還有來台觀光、讀書、就業、居留後所帶來的影響,或許也可從香港經驗中得到啟發。

大學畢業兩年、在外資工作的香港人Marco說,香港年輕人當然非常擔心工作機會遭到大陸人競爭,特別是會計、金融、工程科系的大陸學生最多,愈有名的學院愈多大陸人搶讀(香港各大學在擴大吸引陸生的同時已大幅增加學生名額,但因取得香港居留權的大陸小孩也逐年增加,預期未來幾年大學入學競爭將更趨激烈),畢業後留港工作自然有排擠本地人效應。

「但我這一代香港年輕人很多都是北望神州,嚮往到內地工作,雖然工錢比香港少,但在內地我們反而比較有競爭力」,Marco也說香港這幾年與中國內地更密切的人來人往、增進瞭解,最大的改變是港人對大陸人的整體接受度好很多,「看到他們的強項,瞭解自己的弱點」。

此外,香港開放大陸人居留權,必須設定額度以免「人滿為患」;開放陸客觀光自由行後,也出現大陸孕婦來港生小孩案例數暴增的問題,逼得港府祭出提高醫療費用等管制措施……,類此種種,都是港、台小島對世界人口最多的巨鄰開放人流下的必然現象。兩岸通婚、跨境學生、對岸謀職、業務往返…的增加,都將成為更多台灣人的生活常態。

經濟生活的改變,將帶來台灣人心態、制度的何種改變?台灣人民希望兩岸政治「維持現狀」的比例總是最高,而香港人民當年也在「五十年不變」的口號下回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系教授呂大樂在回歸十年的紀念文中即指出「維持現狀的想法該到此為止了」,因為香港不但經濟歷經大震盪、產業轉型仍無出路,作為大陸窗口的作用也在上海等城市興起後地位下降,加上媒體自我審查情形嚴重、北京干預法治疑慮未消、特區政府行政能力也常因仰望中央而被看低……,「香港人在八○年代所想出來保持現狀的制度安排,差不多百分之一百失效」呂大樂寫道。

台灣大張雙臂迎接中資、陸人,迎來的是財富也是競爭,有善意也會有陰謀,潘朵拉引出了人類的各種慾望,好壞如何演變,其實是台灣眾人意志和努力的結果。而留在她的盒子裡最為人珍視的,就是希望。

台灣派港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平路,以及民運人士王丹,即分別從香港回歸後的經驗,和對中共政權的觀察,提出他們對兩岸錢與人更加密切交流後、對台灣的建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紜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