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太多的確切定義

當妳陷入想太多時,妳會反覆思考負面的想法和感覺,檢視並懷疑它們,像揉麵糰般左右揉捏。一開始妳可能會想起最近和某位朋友的衝突,心想她怎麼可以對我說出這種話?她這麼做的真正意義為何?我該如何回應?

有的時候,我們能迅速回答這些問題。但是當我們想太多時,這些問題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我將這種狀況稱之為:「酵母效應」。

就像酵母麵包的麵糰一樣,經過揉捏後會漲成兩倍大,我們的負面想法也會膨脹、擴大,占去我們腦袋的所有空間。一開始這些想法可能只和某個事件有關,但接下來它們便延伸至妳人生中的其他事件或狀況,以及有關自我存在的大問題上。隨著時光的流逝,妳的想法也愈來愈負面。

芙芮妮遇上的情況

芙芮妮是一個經常受到「酵母效應」影響的人,她想太多的情況多半與她的職業是景觀設計師有關。她有許多富有、高要求的客戶群,她總是擔心自己的設計無法令客戶們感到滿意。有次她陷入嚴重的想太多情境,事情的開端起因於她想起和某位客戶最近的互動情形:

我推銷自己的想法不具說服力,我該更強勢一點。他反對的理由很荒謬。他說也許這些地方是「可以挽救的」。他是指什麼部分?為什麼我沒問他,他指的是什麼?我怎麼這麼軟弱!

接著,她又回想幾個過去否決掉她的設計案的客戶:

就像那個傢伙說我的設計案「無趣」。他懂什麼?我怎麼能讓他這麼好過?他最後還不是同意我的設計案,他只是愛現罷了。

喜歡芙芮妮設計案的客戶其實是更多的,但芙芮妮的思緒總是被不好的記憶牽引,最後,芙芮妮也會想起她和從亞美尼亞移民過來的帥氣男友安德魯的感情關係。

安德魯是一間高級素食餐廳連鎖店的老闆,事業做得相當成功,他似乎隨時都可以說個笑話或是提出聰明的見解讓店裡的老主顧笑開懷。芙芮妮對他十分著迷,但是她卻不斷猜測他對她的真正想法:

他想要什麼樣的女人都沒問題,無論單身或已婚的,因為他帥氣又多金,令人神魂顛倒。我不敢相信上周末我像個傻瓜一樣,我們坐船出海,原本該是美好的一天,但我卻喝醉酒還曬傷。我看起來肯定像白癡,我讓自己和他在他朋友面前丟臉。

芙芮妮的思緒從安德魯開始蔓延,接著她想到自己的性吸引力,再來想到自己的健康情況以及她二十歲的兒子。她的生活中其實也有正面的好事,但芙芮妮大部分的心思會放在不快樂的事情上,比方她的母親罹患白血病,幾天前她和安德魯做愛卻達不到性高潮,兒子的酗酒惡習,這些事都令她心煩不已。

她的思緒便從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面,每件事似乎都有關聯,她的憂慮從未真正獲得解決。這種想太多的「酵母效應」為芙芮妮帶來痛苦,如果這個情況繼續下去,她和安德魯的感情可能真的會變壞,也會危及到她自己的事業和健康。

想太多有三大類型。某些人只會侷限於其中某種類型;大多數的人則是三種類型都會偶爾面臨。

1.大聲埋怨的多想:這是大家最熟悉的類型,通常會圍繞著一件我們確信已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錯誤進行。大聲埋怨者會呈現出自以為是、受到傷害的樣貌,他們會集中精神想出懲罰的方法,來嚴重刺傷令他們痛苦的人。

2.對自己生活的多想:通常事情的開端,單純的只是因為我們發現自己感到沮喪或是在苦思最近發生的某件事,接著我們便開始思考造成這些感覺的可能原因。

3.雜亂無章的多想:當我們的思考無法從一個問題筆直前進到另一個問題,而是彷彿所有的煩惱,在同一時間內都湧進我們的腦海裡,這種情況便會發生。

測驗妳想太多的潛力

我常使用一個簡短的測驗評估人們是否有想太多的情況,妳可能也想做做這個測驗,了解自己是否有「想太多」的潛力。當妳感到沮喪時,針對以下各種可能的反應,請選出妳的反應通常會歸類在哪種等級,是「不曾有過或幾乎不曾有過」、「有時會」、「經常會」、或「總是會或幾乎總是會」。請選出當妳沮喪時妳通常會如何反應的等級,而不是妳認為該怎樣反應的等級。

我想到我有多孤單。
我想到疲倦感或是疼痛感。
我想到要集中注意力有多困難。
我想到我有多被動和不積極。
我想到「為何我無法開始行動?」
我反覆想著最近發生的某件事,希望當時情況能更好。
我想到我有多麼難過和焦慮。
我想到我所有的缺點、失敗、錯誤和過錯。
我想到為何我覺得自己做不了任何事。
我想到「為何我無法把事情處理得更好?」

假如妳的答案多半是:「不曾有過或幾乎不曾有過」,或者妳只有少數幾題答案是「有時會」,那恭喜妳!妳已經擬出了良好的策略對付想太多的狀況;假如妳大部分的答案是「經常會」、或「總是會」,那妳可能有為妳的感覺和生活苦惱的傾向,無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感生活。

這並非想太多

人們常會將想太多和單純的煩惱搞混。煩惱牽涉到生活中的「假如」──對可能發生事情的預期:假如我沒有說出得體的話該怎麼辦?假如我無法順利畢業該怎麼辦?假如這次約會不順利該怎麼辦?煩惱者會花很多精力預期可能會出錯的每件事情,苦思該怎麼做才好,卻又擔心無法做到自己該做的事。

想太多的人是個極度煩惱者,但他們往往做出比煩惱更多的事。許多想太多的人時常把注意力放在「過去發生的事情上」──已發生的事、曾做過的事、希望結局會有所不同的情況。

煩惱者會懷疑是否有什麼不好的事會發生,但是當妳想太多時,就會變成完全肯定不好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久後,妳會百分之百確信自己從事的是二流的工作,婚姻失敗,朋友也不是真的喜歡妳,或是妳不是妳該成為的這種人。

想太多也不等於是「深思」,雖然負面情緒對我們正面臨的某些問題,的確能提供一些線索,而且多年來大量的研究結果也顯示,人們如果長期阻絕負面的感覺和想法,這種過程通常稱之為「壓抑」,最後也會帶來負面後果,但是對抗壓抑的方法是嚴肅看待我們的負面情緒。因此,將其視為我們無法有效處理衝突的可能徵兆,這類型的內在檢視是健康的,可以引導我們走向更快樂的人生。

可是負面情緒未必會對我們最真實、最深沉的煩惱提供一條直達的道路,負面情緒沒有提供一扇清楚的窗戶,透過它的鏡片,我們看見的反而是變形、狹隘的世界,我將其稱之為想太多的「變形鏡片效應」。

透過鏡片,我們看到的並非是屬於我們的過去和現在未經掩飾的事實,我們只看到負面情緒要我們看到的東西──過去發生過的負面事情,目前發生的一切負面事情,以及將來可能會出錯的事情。負面情緒對我們的腦袋說:「看看這件壞事情!看看這令人難過的情況!但是不要去看這個情況光明的一面!」

長期想太多的人確實會思考一些重大課題──他們的人生意義、身為人類的價值、人際關係的未來。但是他們思考的品質會被他們的負面情緒嚴重歪曲,他們會得到極度扭曲的觀點來看待這些重大課題。相較之下,當我們學會辨識出自己正處於想太多的狀態時,進而擬出克服想太多的策略,我們的頭腦便能以更有意義、更有效的方式去自在思索這些重大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紜紜 的頭像
    紜紜

    秘密寶貝花園

    紜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