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保有錢還債 不保沒錢吃飯?

文/江羚瑜

前言

民眾若有車貸、房貸需求而加保失業險,一旦面臨資譴,失業險以清償銀行債務為優先,目前未開放個人投保;對沒有貸款需求者而言,失業險無法發揮功能,在保費高、又僅以勞工為保障,投保失業險真的划算嗎?

全球性的大型企業紛紛傳出利空消息,就連花旗集團、AIG、雷曼兄弟等富可敵國的金融業者,也出現經營危機。裁員風暴伴隨而來,廣大的上班族繼投資失利後,也陷入擔心飯碗不保的雙重危機。

當資遣聲浪席捲而來,部分產險業者所提供的失業險商品,近來成為保險市場詢問度快速升高的熱門商品之一。

所謂失業險,簡單解釋,是指民眾若有房貸、車貸、信貸等每月固定償債支出,為了避免失業期間產生貸款無法繳納的窘境,可在申購貸款時加保失業險,其保額計算多以每月須負擔的貸款金額或薪資為參考依據。

一旦不幸失業,理賠金會先清償貸款,減少被銀行催繳或面臨法拍的機率,提高民眾由於收入暫時中斷,導致信用破產的保障。


保費負擔不算輕鬆

乍聽之下,在景氣低迷,失業潮恐將大舉壓境的環境底下,失業險似乎確實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然而若細究坊間失業險的商品設計,卻會發現,或許是擔心理賠率過高,保險業者對失業險的保費、保障內容與理賠範圍等層面,都設下了「不算體貼」的條件與限制。從某些面向來分析,該不該保、要不要保,其實頗有思考空間。

某產險業者曾私下表示,失業險的保費偏高,而若不幸失業,其每個月的理賠金額多半只有薪資四成,理賠時間又僅有半年,單以金錢衡量,保費所能換來的保障其實極為有限。

「更重要的是,你不一定會失業,所以這些高額保費很有可能完全歸零。再說,如果你的失業風險極高,保險業者也不會賣你保單。」怎麼算,他都不認為失業險是有利於一般消費者的保險商品。

再就失業險的保障內容來看,如果單純從民眾角度而言,失業險所能提供的保障,僅在於「確保失業前半年的貸款償還」。換句話說,保戶可能無法藉由失業險而在失業期間「仍有現金可用」,雖然短時間內不必過度擔心貸款償還的問題,卻無助於正常生活開銷所需的資金調度。

產險業者再度試算,舉例來說,若民眾以每月自行存下四千元的「失業準備金」來取代每月保費四千元的失業險,十個月下來,也能存夠四萬元;一般來說,這四萬元應可支應兩個月以上的房貸支出,同時也保有一定程度的日常資金調度彈性。「相較之下,失業險的效果其實不比自行存款高出太多。」



保險範圍、理賠皆有限制

「某種程度而言,失業險比較像是為了保障銀行債權的商品,而不太像是從一般民眾的角度為出發點。」產險業者評論,失業險可以為銀行確保至少半年的債權,但不見得能夠真正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他認為,除非自身在壽險、意外險、失能險等保障尚嫌不足,否則似乎不必多加考慮失業險的必要性。

此外,失業險的申請身分仍有限制,並非任何人都能投保;法國巴黎產險保障型業務部資深經理徐中達指出,包括軍公教人員、非固定雇主者(如水泥工、臨時攤販)、社會新鮮人,或從事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工作者、工讀生等,都不在失業險的投保範圍內。

在理賠限制上,當然,在投保之前,已被告知即將遭到裁員者無法獲得理賠。但除此之外,限制仍然不少,舉例來說,投保失業險後,在保單生效日六十日內若遭裁員,同樣無法獲得理賠。

整體而言,至少依目前的保費及保障內容相關條件,失業險似乎並不算是大失業潮底下一般民眾尋求自保的最佳助手;在面對景氣低迷的環境當中,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地運用資金,充分節流,或許反倒更有助於安度接下來可能面臨的失業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紜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