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提升妳的視野

我們經常繞著某種情況的細節想太多──他說什麼、她又說了什麼、我應該說什麼會比較好……等等。多琳可能會讓自己迷失在思考她的壓力可以歸在誰身上的細節上──當多琳想看棒球賽時,兒子不該占著電視玩任天堂遊戲;法蘭克不記得多琳晚上必須開會,他應該幫孩子做晚餐的;多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終於說服濫用藥物的委託人答應參加治療課程,他卻在最後一刻拒絕參加。

但是相反地,多琳選擇讓自己的焦點超越這些細節,放在她最衷心盼望的造服人群的事情上,進而實現她的宗教理念。這個決定讓她擺脫去思考太多有關壓力的瑣事,只專注於思考出可能的解決辦法。

做就是了

一旦想出克服問題的計畫,執行它似乎是勢在必行。這種必須立即、完全、最終將問題解決的想法,可能會讓人徹底覺得滯礙難行。但很多時候當妳專心做些小事情,就能掙脫這個情況。和金錢積少成多的道理一樣,做一件能擊垮問題的小事情,對擺脫想太多的循環卻有著莫大的助益。

夏琳遇上的情況

當在汽車製造廠工作的夏琳被解雇後,她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她知道要重返職場的機會相當地渺茫,因為公司可能面臨關閉的情況,而在她的工作領域範圍內,所有好工作都在高科技公司。

五十五歲年紀的她只有高中學歷,又不會電腦,她無法相像自己有機會可以在高科技公司上班。有好幾天的時間夏琳老是在想遭到服務了三十五年的公司裁員,對她而言真是不公平,況且所有的年輕職員都能找到新工作。她成天待在家裡,開著電視,狂吞垃圾食物和汽水。

然而她很快就對這一切感到厭煩,她決定要為自己面臨的工作困境做點事改變,任何事都好。她上網找到她所居住城市的商會網站。在上頭她看到有家本地的專科學校有開電腦程式的課程。

她決定去上這家專科學校的網站瞧瞧,雖然她懷疑是否真會有適合她的東西。令她驚訝的是,她發現自己被課程描述吸引了。她也注意到這家專科學校有針對失業、中年轉業的民眾所設計的補習教學課程。她的心情變得比被裁員前更好。

朝著解決問題的目標去做點小事,經常是入門的第一步技巧。這些小努力讓妳在踏出下一步時變得更容易,最終會幫我們達成目標。一些小小的勝利會不斷累積,最後讓我們得以看到問題的終點,以及知道該如何到達。我們從這些小小勝利所獲得的強烈精力和動力,可以幫我們平安度過將來的其他挫折。

起而行

會讓我們陷入想太多狀態,卻不去採取行動的另一項因素,是深信我們的行動將收到具體成效的渴望。在一項研究中,我們請一組長期想太多的人和一組不會想太多的人針對一項艱難的當地問題:大學校園裡的大學生宿舍短缺的情況,擬出因應策略。

兩組人最後都擬出計畫。但是對於各自擬出的計畫,想太多這組人對自己的計畫缺乏成功的確定性。他們在擬定計畫時或是向他人展示計晝時顯得較為勉強。他們老是說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需要更多的資料才能擬出計畫。不會想太多的人則能接受自己提出的計畫或許並不可行,但是盡全力一搏卻好過什麼都不做。

莫妮卡遇上的情況

二十七歲的莫妮卡個性開朗,精力旺盛,有雙明亮的棕色眼睛,留著烏黑的長髮。她努力爭取到在全國最有名的社會學系之一擔任助理教授一職。她靠著自己的力量,當服務生賺錢唸完大學,因為從瓜地馬拉移民來本地的父母無法幫她支付學費。莫妮卡的大學成績十分亮眼,教授們對她也尊敬有加,因此他們熱情地幫她寫推薦函。最後她爭取到進修研究所的全額獎學金。進入研究所之後,莫妮依舊成績斐然,聰明加上勤奮,讓她一畢業時就有許多工作機會找上門。

莫妮卡覺得擔任助理教授的第一年,她的工作壓力調整得相當不錯。資深教職員大致都很支持她,不會交付她太多教學或是行政工作。有幾個研究生似乎都有興趣和莫妮卡合作;特別是一位叫布琳達的博士班四年級學生。

布琳達向莫妮卡抱怨說沒有任何一位資深教授鼓勵她從事自己的研究,反而期望布琳達幫他們完成工作。莫妮卡知道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她喜歡布琳達──她們年紀相仿,和布琳達聊天很有趣。因此當布琳達問她能否擔任她的指導教授,莫妮卡同意了。

然而不出幾星期,莫妮卡和布琳達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莫妮卡給布琳達一些她認為和布琳達的研究有關的書籍,另外,建議她針對自己交給她的一組數據先做初步分析。兩星期後,當莫妮卡再見到布琳達,布琳達不僅沒有看書,數據分析也毫無進度。

當她詢問布琳達原因,她說因為剛好有機會買到去聖湯瑪斯的便宜機票,所以給自己一段短暫假期。儘管現在已經是學期中,而布琳達必須在學期結束前交出論文計畫,否則她在博士班的風評會很差。莫妮卡要布琳達將重心放在課業上。布琳達氣沖沖地對莫妮卡說她的語氣已經開始像資深教職員,不久後她也會過著只有校園的生活。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布琳達一再藉故拖延,莫妮卡發現自己陷入想太多的狀態中:

布琳達為什麼要破壞自己的聲譽呢?為什麼我無法激發她?我和研究生能夠好好合作嗎?布琳達說我太關心工作和成果,這是真的嗎?我確實比以往更努力。我不想變成一個工作狂。但是她必須在這學期完成一些作業,這對她而言很重要,為何她就是不了解呢?

幸好莫妮卡選擇了與一位大她約二十歲、非常支持她,溫柔又有智慧的資深教職員艾倫談談。

莫妮卡不斷提到自己不了解布琳達,對於無法再幫她忙感到很愧疚。停了一會兒後艾倫慢慢地說:「妳知道嗎,大部分的學生並不像妳。我指的不只是聰明才智這方面,大部分的學生不了解要成功需要的不只是聰明才智──還需要努力、樂於學習他人經驗、並且持之以恆。莫妮卡,這些妳明白,但是布琳達並不明白,她或許永遠都不會明白。」

艾倫這席話幫莫妮卡擺脫想太多的困擾,讓她接受若是布琳達拒絕向她學習,她便無法協助布琳達邁向成功的事實。

莫妮卡決定和布琳達打開天窗說亮話,她告訴布琳達倘若她想繼續與自己合作,那麼她期待布琳達能做些什麼事。這番談話讓布琳達感到失望又痛苦,但是莫妮卡知道她表達對自己而言比較健康,對布琳達而言可能也比較有幫助的立場。

當我們狂亂地想太多時,我們所發問的許多問題都與他人的行為有關,但有時這些問題的唯一答案,就是艾倫回答莫妮卡的答案:「許多人並不像妳。」接受這點後我們便不會想去試著了解別人的行為會如何符合我們的期望──完全不會符合的。想通這點後,對是否該對別人的行為做出任何回應,我們的頭腦就可以做出比較敏銳的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紜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